慈云老街,一條凝聚著多元文化的濱江老街
慈云老街,位于南濱路龍門浩和彈子石老街之間的位置,與對面的朝天門碼頭隔江相望,慈云老街的名字,主要是來自于慈云寺,這可是一座始建于唐朝的寺廟了,算起來也有1000多年的悠久歷史。
熟悉重慶的人,都知道,南濱路,不僅僅是重慶的第一濱江路,它更是承載了重慶的歷史文化的一條濱江路,如果說商業(yè),建筑,熱鬧,都可以復制的話,那么南濱路本身具有的歷史厚重感,卻是別的一些街區(qū)無法復制的,而南濱路上的景點,也就天然的攜帶者這種文化的氣息。
那么這座新建的慈云老街,除了自身的風景以外,又具備了哪些文化氣息呢?最為顯著的就是它的開埠文化,巴渝文化,這里保留著很多的歷史文物建筑,比如安達森洋行,比如故宮文物南遷博物館。
先來說說這個開埠文化吧,鴉片戰(zhàn)爭以后,英國政府與清政府于1890年簽訂了《煙臺條約續(xù)增專條》,取得了在重慶開埠的特權。重慶開埠以后,海關就設置在南濱路附近。重慶開埠的歷史,是一部喪權辱國的屈辱史,也是一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史,在彈子石老街附近還有一座現(xiàn)存的法國水師營的建筑呢,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。
慈云老街最著名的建筑就是慈云寺,安達森央行和故宮文物南遷博物館,從下往上逐層而上,規(guī)模上相比于彈子石老街的9層天街小了許多,但多了一層寺廟和文物博物館所特有的莊重和厚重感,歷史氣息能為濃郁。
慈云老街,是眾星捧月,還是三面合圍?
慈云老街的位置好不好?當然好,位于南濱路的中心地段,對面就是朝天門碼頭!慈云老街的景色美不美?當然美,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歷史建筑風情,都很美!面對即將開業(yè)的慈云老街,我卻有這樣一個問題,屆時的慈云老街,相比于周邊的三個著名景點,究竟是眾星捧月,還是三面合圍?
如果單從體量,知名度,以及成熟程度來說,慈云老街相比于周邊的龍門浩老街,彈子石老街以及對面的朝天門碼頭,的確是最為不利的,所以我覺得眾星捧月的概率其實并不大。
隔江相望的朝天門碼頭,那自不必說,幾乎是每一個來重慶旅游的朋友必到的打卡圣地,無論是從知名度和可游度上來說,那是當之無愧的魁首,可是慈云老街也有它自己的優(yōu)勢,因為在這里,可是遠眺朝天門夜景的最佳位置哦,尤其是走下江邊,站在負一層的觀景臺上,那更是把朝天門來福士碼頭的夜景,看得一個徹底哦。
位于慈云老街的右邊,,則是成名許久且極具特色的彈子石老街,這里可是有著9D立體老街的名頭,規(guī)模之大,特色之鮮明,商業(yè)氛圍之濃郁,這個也是慈云老街目前所欠缺的。
位于慈云左邊的,則是新興不久的龍門浩老街,也是極具特色,最大的吸睛點有三個,一個是本身的歷史老街區(qū)的獨特建筑風格,一個是東水門大橋的拍照打卡觀景平臺,還有一個就是長江索道。
慈云老街距離左右的龍門浩和彈子石老街的距離相若,大約1公里不到,與對面的朝天門碼頭也是隔江相望,位置固然很好,可是也存在著被嚴重分流的風險,如果面對著那三個成名已久的景點景區(qū)而沒有及時體現(xiàn)出自身獨特的旅游特色,不能吸引到游客的注意力的話,很可能會漸漸被人遺忘,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