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期末考試
總體來說,大學的期末考試難度并不算太高,而且每學期就一次,大部分學校并沒有組織期中考試,期末考試是唯一一次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考試。
但是部分學生普遍認為這一關很難通過,為什么會這樣呢?主要是因為大學科目繁多都需要期末考試,而大家在大學階段,很多不感興趣的科目,在課堂上基本不會認真學,一到考試就只能臨時抱佛腳了。
如果學生報考的專業(yè)是比較難學的,比如數學或者臨床醫(yī)學專業(yè),期末考試簡直就是掛科率最高的考試,所以專業(yè)難度大的學生一般是很害怕期末考試的,因為容易掛科,而掛科會影響到獎學金的評比,長期掛科也會影響畢業(yè)和檔案的填寫。
2、轉專業(yè)考試
很多高考生在填志愿的時候,沒有選到理想的專業(yè),或者在大一的學習過程中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不適合在讀的專業(yè),就會考慮轉專業(yè)的事。
“轉專業(yè)考試”一般設置在第一學期的期末,難度可以說不亞于高考,畢竟想轉專業(yè)的人數非常多,但名額就那么幾個,所以競爭壓力會很大。
轉專業(yè)的話考試主要是看期末考試的成績,需要達到班上拔尖的水平,所以想要轉專業(yè)成功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才行。
3、大學體育達標測試
大學體能測試也是公認難度系數最大的考試之一,很多大學生可謂是“聞風喪膽”。
肺活量、臺階試驗、50米跑或立定跳遠、握力或仰臥起坐或坐位體前屈,還有最難受的一個項目就是男生1000米跑和女生800米跑,對于長期疏于鍛煉的大學生來說,跑完基本都會癱軟在地。
4、英語四六級考試
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內容涵蓋大量的詞匯,重點句型,聽力和閱讀理解等,很多學生在畢業(yè)后都沒有通過四六級考試。
很多學校在大一的時候是不允許報考英語四級的,等到大二可以報考的時候,高中的底子也都忘得差不多了,尤其是對于很多理工科專業(yè)的學生,大學并沒有持續(xù)學習英語的習慣,難度就更大了。
而英語六級對于大多數本科生來說,都是天花板一般的存在,985和211的學生可能相對會好些,在一些二三本院校,六級考試通過率是非常低的。
5、教師資格證考試
教師資格證是多數大學生必須要嘗試去考一下的。教資的考試分為兩個階段,首先是筆試,包括教育學、心理學、教師職業(yè)能力,外加普通話,之后是面試,通過兩輪考試后還要經過資格認定才能最終拿到證書。
也就是說,教資考試要經過兩輪的篩選,其中筆試的通過率是比較低的,在30%左右,面試相對來說比較高,在60%左右。總之想要成功拿到這個證書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6、研究生升學考試
隨著社會對于學歷要求越來越高,考研成為大學生的一個重要選擇,尤其是對二本類院校的學生,“考研熱”也由此產生。
考研的難度不單單在于報考人數上,更在于要在原本不是很多的時間里抽時間去復習,還要時刻關注考研信息的動向,以及時刻拒絕一切迎面而來的誘惑。
很多大學生為了考研幾乎在大一就要開始準備,在相對浮躁的大學校園里,能夠順利考上研究生的考生們,背后的付出都是非常大的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