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恰好是少年》放出了“番外篇”,觀眾心心念念的“劇本殺”情節(jié)終于播出了。這檔以董子健、劉昊然、王俊凱三人友情為主線,展現(xiàn)他們旅途生活的真人秀,成為“全民爬墻”綜藝,屢屢登上熱搜,豆瓣評分也穩(wěn)穩(wěn)落在了8.4分。
節(jié)目中,幾個大男生在包間里吃飯時,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手里的動畫片;董子健為了慶祝生日帶著幾個人浩浩蕩蕩地鉆進了彩票屋,玩刮刮樂并中了獎;董子健對著鏡頭自娛自樂開直播......
《恰好是少年》在市面上幾乎找不到樣本,如果用一個詞去形容,就是“原生態(tài)”。不講究形而上的花活兒,全是靠真東西綁住觀眾。
不過,也并不是所有的評論聲音都向好,網(wǎng)友的質(zhì)疑聲也不斷涌起。
比如,導演組“無干預”的狀態(tài),讓節(jié)目變成了一個專業(yè)版的Vlog;節(jié)目中沒有沖突,略顯平淡;有人質(zhì)疑是剪輯節(jié)奏不好;錯失丁真也讓一部分網(wǎng)友失望……
對于這些意見,導演胡明在接受《博客天下》采訪時說,早在拍攝之前,他們已做好了被罵的準備。
但他做節(jié)目比較堅守的標準是,自己手里出去的東西一定要有表達,它或許是故事,或者是某種情緒,這些東西是其他節(jié)目里看不到的。
他希望這檔節(jié)目于他們、于觀眾來說,不僅停留在一檔綜藝上面,更是一次特殊的生活體驗。
以下是胡明的自述:
01他們仨給了我預期之外的東西
我是感知派的綜藝導演,什么是感知派?周迅曾經(jīng)在節(jié)目中講她的表演,是從生活中感受表演,她就是感知派。我是一個敏感的人,很多情緒都來自對生活的感知,《恰好是少年》也是如此。
有一段時間,我打開社交媒體,看到熱搜上好像每個人都在圍觀爭論。誰又發(fā)表了什么偏激言論、誰又在跟誰吵架……真的,這個世界太繁雜了。
這些東西真的能給人帶來什么信息嗎?我保持懷疑。為什么它們可以博人眼球,可以成為熱搜?它讓我產(chǎn)生一種錯覺,我就像是看熱鬧的人:外面鄰居吵架了,我出去看個熱鬧。
所以,我想做一點正向的東西,它能有信息量、是美好的,這是我對《恰好是少年》最大的需求。就在這個時候,我遇到了董子健、劉昊然、王俊凱,他們是這個節(jié)目成立的根本。
一開始大家的狀態(tài)就是很放松的,董子健想去云南,劉昊然想去川藏線,王俊凱說想去海南。我就覺得這個事情好,又可以看山又可以看海,那就都去唄。
我想的比較簡單,這個節(jié)目的關鍵是遵循本心,他們一定得認真旅行,且有自己想做的事情。他們提供了大框架,我們再進行一些規(guī)劃,導演組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踩點。
錄制之前,我希望董子健、劉昊然、王俊凱他們仨的狀態(tài)是真實的,就像你我身邊的朋友一樣。素材到手之后,我被嚇到了,“我的天哪,怎么這么真實?”
劉昊然拿著一個電動剃須刀在鏡頭前剃胡子,王俊凱穿秋褲……我有想過他們真實,但沒有想過他們?nèi)绱苏鎸崱?/p>
錄制第一天,我們安排在一個溫泉的民宿,我原先擔心他們不會去泡,后來想怎么著也會穿著衣服泡吧,只要能穿衣服去泡一下也行。結果,他們仨光著膀子去泡了。
看素材會更明顯,你能夠把每個人看很清楚,我相信觀眾看完第六期后的感受也是一樣,看到樂隊出現(xiàn)在面前的那些開心,是溢出屏幕的開心。
他們給到我的所有情緒都是足夠真實的,這件事是我最想要的,也是最讓我意外的。
因為要真實,整個節(jié)目的保密措施很高,很少有路透。我不喜歡保安把他們圍起來,也不喜歡畫面里出現(xiàn)路人或者粉絲們拿手機拍攝。
節(jié)目的理念是真實旅行,一開始執(zhí)行的方向也是這樣。
就連導演組自己都不知道他們會去哪里,干些什么事,更不可能有節(jié)目日程表,大家都是臨時(待命)。跟著他們仨的車只有2輛,能夠隨時知道路程的只有我。
更別說拍攝手段了,如果去人群多的地方,我們都用小型設備隱秘拍攝,沒有人能get到我們是在錄節(jié)目,就算看到,也以為我們是在拍一個抖音或者拍一個Vlog,他們仨衣服都很日常。
我會根據(jù)不同的拍攝場地選擇不同設備。在人不是很密集的海灘上,就用小穩(wěn)定器一起拍攝。去魚子西露營,人流是可控制的,大設備就被派上了。
我們在路上的素材大多都是小設備拍攝,并且盡量不打光,即使畫面燥點高,也能接受。董子健過生日那天,他們一行人鉆到彩票屋里買彩票,那是用一個索尼的小設備拍攝的。
他們給了我預期外的東西,這是我之前所沒想到的,我原先擔心他們有包袱。
02每一件事兒都是這場旅途中的天意
在旅途當中,遇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,大家彼此成為很好的伙伴,對他們的人生來說,是新的體驗,這是《恰好是少年》想要探討的。
當朋友的朋友最后也變成了我的朋友,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。
金大川一開始是董子健和劉昊然的朋友,去魚子西露營的時候,他們邀請金大川過來,但到了后期,王俊凱和金大川之間也玩得非常好。
邀請朋友做飛行嘉賓這件事,在錄制前就和他們仨說過,他們可以邀請朋友加入這場旅行。他們在車上就聊過,誰會來、誰有檔期,都會去問各自的朋友。
如果去到當?shù)兀信笥亚『迷谀桥膽?,他們還說能不能去探班,不過后來為劇組考慮,就作罷了。
現(xiàn)在加入的彭昱暢、尹昉,就是他們在旅途當中給出的人選。當時在車上他們就聊這次去云南還會遇到誰,董子健就說,“彭彭”。
劉昊然和尹昉、彭昱暢三個人合作過《一點就到家》,幾個人私底下關系非常好,而我們團隊也一直在做《向往的生活》,跟彭昱暢也挺熟的,就邀請一起來玩。
關于三個人去找丁真的事,其實還有很多素材,但是因各方面原因沒有放出來。
我看到網(wǎng)上很多人在罵節(jié)目組,說你們?yōu)槭裁床粎f(xié)調(diào)好丁真,說劉昊然那么喜歡他,你們?yōu)槭裁床话才牛屗麄兛梢钥吹健?/p>
我覺得這就是《恰好是少年》與其他節(jié)目最大的不一樣。正常做節(jié)目,導演組都會去安排好流程,他們一定會見到丁真。為什么我們沒做成?我更希望他們自己去達成,這才是更重要的。
這不是節(jié)目組提前安排好的會見,彼此都知道……如果節(jié)目組給他們安排好去見一個人,那這不是真實的旅途。遇見丁真,是他們旅途中很偶然的一件事。
包括我們節(jié)目中所有來的人都是“隨緣”,能遇到就遇到,遇不到就算了。
另外有一點是,大家希望這次遇見是平等的,這也是他們?nèi)齻€人和我理念很契合的部分。
他們期待見到新朋友的情境是,我是因為喜歡你,我想要認識你,而并不是因為我是誰,我在拍一個節(jié)目,我要你來。不是要消耗你和消費你。
他們都不想有這樣的感受。所以在路上一直說,怎么樣以更合適的方式去見丁真,最后三個人商量好,說去看一下丁真的直播現(xiàn)場。
當天晚上,丁真一直在附近直播,但是那天天色很晚了,他們晚些時候又要去稻城亞丁,12月份道路上都是冰,連夜開車不太安全。因為大家不想在理塘過夜,擔心王俊凱的高反變嚴重。再加上丁真直播現(xiàn)場人非常多,還要考慮安全因素。
基于各方面的原因,這件事沒有達成,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,沒有誰說心理不舒服?!肚『檬巧倌辍肪褪沁@么一個東西,就像去看日照金山一樣,能看到就看到,這些事情都是天意。
我覺得這也是真人秀最美妙的地方,大家可以去謀劃這件事,但至于最后能不能做到,或者能做到多少程度,要靠命。如果所有的東西都是安排,其實很沒意思。
導演組錄的時候其實也抱著很大的期待。當一個東西沒有呈現(xiàn)在觀眾面前的時候,我希望大家能理解,因為沒有人比節(jié)目組更希望能完成這件事。
劇本殺環(huán)節(jié)亦是如此。一個東西沒有出現(xiàn),并不代表著它不會以更好的方式出現(xiàn),我希望大家先能抱著一顆善意的心去看這件事。
我比任何人都希望這個節(jié)目好,它沒有出現(xiàn),一定是有它的原因。一個事情沒有結束之前,先不要去評判它。
03專業(yè)版的Vlog,有什么不好嗎?
最近我一直有個感受,就是人們大多時候?qū)C藝的需求很簡單,比如獲得一些快樂、打發(fā)一下時間。人們可以花一個半小時、兩個小時看一場電影,但鮮少很正式地花一個多小時看綜藝節(jié)目。
有天我發(fā)了個朋友圈,說我希望大家看綜藝,看到的不僅是快樂,我希望是喜悅。
快樂就像撓你的胳肢窩一樣,我撓你一下,你就可以獲得。但喜悅不一樣,就像你今天晚上睡得很好,早上起來就很喜悅,它很難傳遞給更多的人,因為喜悅是情緒的產(chǎn)物。
我希望大家看完《恰好是少年》之后,得到的不是被撓了一下胳肢窩的“快樂”,而是看完整期節(jié)目之后,我很舒服,我很喜悅,這就是我做這個節(jié)目的初心。
但做節(jié)目的人首先要取悅自己,你自己喜歡并認同它,才有可能取悅到別人。拍攝《恰好是少年》之前,我覺得它的評論一定是兩極分化的走向,喜歡它的人會很喜歡,不喜歡的會覺得它很無聊,做節(jié)目前我已經(jīng)做好了被罵的準備。
有人說這個節(jié)目是專業(yè)版的vlog。我想說,專業(yè)版的vlog有什么不好嗎?它一定是不好的事嗎?
我并不是說我們節(jié)目好或者不好,每個人有自己的判斷。一個新東西出現(xiàn)的時候,一定會損失掉某些東西,但這才會讓作品不同。
我做節(jié)目有自己比較堅守的標準,那就是手里出去的東西一定要有表達,它或許是故事,或者是某種情緒,這些東西是其他節(jié)目里看不到的。
《恰好是少年》最好的觀看效果就是沒有快進,沒有倍速。大家看完一個長內(nèi)容之后,與它產(chǎn)生了情感共振,獲得了某種情緒,這件事對我來說更重要一些。
因為有了這些共識,團隊在節(jié)目素材選擇上要有取舍。
《恰好是少年》是所有嘉賓都錄制完節(jié)目后,才開始的剪輯工作,在內(nèi)容布局和故事脈絡上有全局考慮。每一期有一個新表達,是這一期的重點,看完8期素材之后,已經(jīng)做好了提前的主題劃分,這是和其他節(jié)目在操作上不一樣的地方。
如果把所有內(nèi)容都均等地呈現(xiàn)給觀眾,節(jié)目不會有輕重,我不太喜歡“沒有選擇”。
什么是“沒有選擇”?就是我把所有的素材都堆上來,然后你們自己選一個看唄,想看什么就看,不想看就跳過,我會覺得(做這個事情)特別沒有成就感。
導演組也并不是沒有干預,第六期采用拉幕布的方式就是導演組的干預,如果完全不干預它,就沒有這一場livehouse。
第六期王俊凱在船頭直播,劉昊然和董子健在玩水上項目。導演組做的干預是,讓駕駛員載著他們?nèi)ゴ^玩,這樣三個人的互動就有了。
就像現(xiàn)在,大家能get到第五期的呈現(xiàn)方式,因為相對之前,它更直接和簡單,第五集想要表達的是“這個世界上如果沒有一起陪我幼稚的人該多無趣”。
但如果每一集都是一樣的模式呈現(xiàn)給觀眾,大家去玩一個項目、一個游戲,我覺得節(jié)目是沒有靈魂的。不能說一個東西好,我就只做這一個東西,海鮮很好吃,如果每一期都吃海鮮,你也會吃膩。
有時候看網(wǎng)上罵剪輯人員的評論,我覺得對他們挺不好意思的,我真的(把他們)折磨得挺慘的。他們花了剪兩個項目的時間來剪這一個項目,從12月份進后期一直到現(xiàn)在,半年的時間在剪輯《恰好是少年》。
一般完成一個節(jié)目,對他們來說,周期也就是三、四個月。如果不是出于對節(jié)目的認同,他們也不可能做到這樣。有的動畫設計我已經(jīng)通過了,但他們還會跑過來跟我說,我還有一些新想法,你看這樣改會不會更好。
所以,這不是剪輯帶來的問題,如果大家覺得有問題,那是因為導演組的工作還還沒有做得足夠好,還可以更好。我希望這個節(jié)目對于某些人來說是寶藏綜藝,或者是他們的人生綜藝,是一個90分的東西。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,它可能不及格。
但我不希望它是大多數(shù)人的70分。
